多宝体育- 多宝体育官方网站- APP下载 DUOBAO SPORTS城市竞逐“未来”铺展高技术产业新版图
多宝体育,多宝体育官网,多宝体育平台登录,多宝体育下载,多宝体育网页,多宝体育app,多宝体育试玩,多宝体育入口,多宝体育注册网址,多宝体育登录,多宝体育靠谱吗,多宝官网,多宝网址,多宝真人,多宝电竞
“未来10年将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这不是仅凭热情的期待和愿景,而是有国家顶层设计撑腰、有明确产业路线图铺路的实干蓝图。
10月28日公布的《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摆在战略任务的第一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在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时表示,《建议》提出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这将催生出数个万亿元级甚至更大规模的市场;《建议》还提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产业蓄势发力,未来10年新增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为我国经济大盘、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在受访人士看来,这场产业变革,既是城市的升级战略期,更是每个普通人的机遇期。
在位于江苏省宿迁市苏宿工业园区的宿迁乔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组装单发双座、上单翼轻型运动飞机。
未来产业,乍一听高深莫测,带着科技感与想象力,仿佛离普通人的生活十分遥远。但实际上,它已悄然融入我们的日常,并将在不远的未来深度重塑生活方式。
以6G为例,有专家表示,今年6G进入“标准化元年”,预计2029年完成标准制定,2030年前后实现试商用。
到了那时,或将出现这样的生活画面:一部2G内存的电影,2秒就下载完毕;坐在家里就能和远方的朋友全息通话,真人立体影像清晰可见;眼镜功能更多样,可直接投影视频,取代手机成为人机互动设备。
“拿脑机接口来说,在医疗康复上,可助瘫痪患者恢复部分运动功能;在娱乐体验方面,能让游戏、VR/AR等更沉浸式与互动化,还能根据用户情绪和注意力调整内容。”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补充称,量子科技的发展则将会为人们带来更加安全、高效的信息服务,为金融、医疗、交通等领域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
事实上,未来产业的重要性早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未来产业被正式纳入国家重点发展范畴。
据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测算,2025年、2026年未来产业产值规模预计分别为13.4万亿元、15.5万亿元。
先看产业基础,2024年我国“三新”经济(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活动的集合)增加值为242908亿元,占GDP比重已超18%。与此同时,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的工业体系,新能源汽车、光伏、5G等产业领先全球。这意味着,再造一个高技术产业并非空中楼阁。
再看发展潜力,目前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量居世界第二位,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不断涌现突破性成果,创新链与产业链加速融合。
“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技术创新速度快、市场潜力空间大、新动能成长活跃,对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至关重要。”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工业室主任徐建伟分析认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也是产业体系保持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必然要求。
中国城市报记者观察到,在未来产业赛道上,先发城市已凭借资源禀赋构建起竞争优势,形成“核心引领”格局。
“未来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是经济增长的最活跃力量。”10月30日,在首都“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收官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高精尖产业发展专场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姜广智介绍,北京市已经在全国率先开展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先后发布促进未来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以及通用人工智能、6G等领域40余项市级政策,并围绕人才、资金、数据、平台、场景、空间6个要素出台16条措施,针对产业发展不同阶段匹配相应资源。
“作为北京市未来产业先导区,海淀区确立‘一主两辅’赛道。”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海淀区副区长唐超表示,海淀区以未来信息产业为主,协同发展未来制造和未来健康产业,已形成多元融合的产业格局。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上海市也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在未来产业的规划与推进上展现出强劲的行动力。
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屈炜近日在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海市将从技术攻关到成果转化,从扶强企业到拓展市场,构建“策源引领、产品导向、无缝衔接”的未来产业全链条支撑体系,使未来产业的种子破土而出、幼苗茁壮成长、树木集聚成林。
根据上海市印发的《关于加快推动前沿技术创新与未来产业培育的若干措施》,上海未来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将涵盖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六大方向。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北京、上海这样的核心城市在未来产业整体布局上持续发力,一批聚焦特定领域的“单项冠军”城市,也凭借精准的赛道选择走出了特色发展之路。
安徽省合肥市科技局副局长吕波说,近年来,合肥市加快建设量子信息未来产业先导区等公共服务平台,加大对量子企业的资金、人才、场景、产业园区等要素全周期服务,拓展“量子+”场景示范应用。记者了解到,合肥高新区目前集聚了超70家量子产业链企业。
常德作为湖南生物制造产业的重要基地,发展势头强劲。2024年,常德市35家合成生物制造企业实现产值125亿元;今年1至8月产值同比增长24.01%。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很多投资者都面临资产荒的困局。而中国城市正在逐步聚焦新产业链重构,其中无疑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潜力。”中国发明成果转化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许维鸿说。
受访专家指出,未来产业也并非大城市的“专属赛场”,中小城市可差异化发展,依托自身优势选择细分领域,通过承接核心城市技术外溢,完善产业链,融入区域产业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例如,一些城市可以依托当地特色农产品资源,发展生物制造产业中的生物农业、生物食品等领域;一些城市可以利用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构建低空经济产业中的无人机物流、低空旅游等特色应用场景。”柏文喜举例说。
10月29日,由国务院国资委发起,委托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设立和管理的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在北京启动。据了解,基金首期规模达510亿元,将重点支持人工智能、航空航天、高端装备、量子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未来能源、未来信息、未来制造等未来产业重点领域。
“未来产业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其孵化培育需要长期投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顾瑾栩表示,未来产业独特的产业特征对投入增长机制提出新要求和新挑战,亟须通过制度创新与政策赋能构建发展优势。
现阶段,各地正围绕产业培育全链条,在审批流程优化、应用场景搭建、监管模式创新等领域推出一系列配套政策,为未来产业从“萌芽”到“壮大”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例如,广东省深圳市通过地方立法缩短合成生物产品入市周期;合肥高新区每年安排不少于3000万元专项预算,用于创新应用场景建设;四川省成都市将通过“揭榜挂帅”等形式,加快成果转化、场景创新和应用推广,加快打造未来产业场景集群、企业集群、产业集群。
“当前我们做的,主要就是完善创新体系和打好技术基础,为未来产业风口的到来做好充分准备。”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提醒,传统产业要跟上新兴产业发展的节奏,通过传统产业中的企业转型升级和并购重组来快速升级,追上科技创新的步伐和节奏,跟上市场需求。同时,可以引导新兴产业从和传统产业竞争的状态中摆脱出来,改竞争为赋能。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